我近半年來尤其最近兩三個星期,在要吃藥前一~小時半就開始無力、僵硬,在要出門前更為嚴重,常常僵在定點不能動彈,所以9月30日門診時醫師也感覺怎會突然如此嚴重呢?
隔天10月1日我就住進醫院觀察與檢查,因為好像溜滑梯似的一下子變化很大,住進醫院後先觀察幾天情況,醫師也感覺到早上第一次~第二次之間藥效無法發揮,所以就增加『Madopar』 1/4 顆的藥在第一次吃 ,睡前少吃 1/4 顆藥,試了幾天效果不錯(也就是把第四次 1/4 換成第一次服用)。
第一天住院後第四次藥就少這『Madopar』因太晚(午夜12點)也以為開始調藥,而第二天早上第一次就給二顆半,幸好我久病雖未成【良醫】但也成了【藥罐子精】,警覺不對不知是住院醫師註明不夠詳細或是護士小姐誤解,把一天的份量一次叫我吃下,那可就[代至大條]囉!
第一次藥量增加 1/4 顆試了幾天好像也OK,我心裡就有一個疑問睡前吃『Madopar』助益大不大?醫師回答解釋說:「預防半夜起來上洗手間或早上起來怕跌倒」,但我二者皆非反之精神不錯,我突發奇想尋求醫師意見是否可以睡前不要那 1/4 顆『Madopar』試試看,醫師也同意這樣試了幾天也都沒問題,同時也調整吃藥時間。
出院後3天都沒問題,今天第四天我面臨出門考驗,早上出門前洗澡、洗頭換穿衣服都OK,直到要吃第二次藥前五分鐘才有些無力(我感覺有些心裡作用),吃完第二次藥後5分鐘後出門還是有些無力,但約過半小時後就輕鬆自如。
我感覺我還是有潛在心理作用,但這次的調藥可以說非常成功,因為不但沒有【增加藥量】反而【減少藥量】而且沒有更改【藥物】,只運用了一點[小小]的大風吹,達到[大大]的效果。
感謝袁醫師的專業,再度伸出【袁守】(袁醫師守則),能『接收』病人的痛苦&『接受』病人合理的意見。